|
中医专家 详解“冬病夏治”本报讯 (记者王青云)6月21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围绕“时令节气与健康”重点介绍夏至后的健康知识。发布会上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了“冬病夏治”的治疗方法。 刘清泉介绍,“冬病夏治”源于中医“天人相应”和“春夏养阳”理论,是指在夏天通过一些措施和办法,治疗和预防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。“冬病夏治”适用于冬天容易发作的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气管炎、慢阻肺、过敏性鼻炎等,以及中医判断属于阳虚的人群。 “冬病夏治”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,刘清泉介绍,如“三伏贴”“长蛇灸”,及经络拍打、穴位按摩、艾灸、泡脚等,在治疗的时间上往往选取三伏天,即全年中最热的时间。 针对很多医院都推出的“三伏贴”治疗,刘清泉表示,“三伏贴”是主要以白芥子为核心药物,加上干姜及一些温通药物,组成外用的一个剂型。“早期主要针对哮喘患者,灸完以后在穴位上发泡留痕,通过持续刺激预防疾病。”刘清泉表示,现在经过各医院的改良,“三伏贴”发泡明显减少,温热和刺激穴位的效果则明显增强。“冬病夏治”的穴位贴敷,既有固定处方,也有辨证处方,每个医院也会有不同的配方,会根据不同人群进行辨证使用,不同人群在药物选择上略有不同。 刘清泉提醒,夏季在生活起居上,要夜卧早起,避免过度贪食冷饮,以防消化道疾病发生。在饮食上,除了可以食用绿豆、西瓜养阴清暑外,也要适当补阳气,做菜时适当加些生姜、胡椒等调味,用山楂、陈皮等理气化湿,有助于调整脏腑功能。 据悉,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结合时令节气召开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,计划每两周召开一次,邀请卫生健康各领域的专家,介绍防病治病、预防保健的科学知识。 (转自中国中医药报) |